為什麼飯店不讓我睡滿24小時?!

飯店「Check-in late」、「Check-out early」的政策總讓我很感冒。以台灣為例,普遍的住房、退房時間分別是在 11:00~12:00 和 15:00~16:00 居多,最讓我垢病的問題就是即便晚入住,一樣得在隔天中午前準時離開,住不滿 24 小時甚至更短卻要付一天的房費,這問題無論在國內外總是得不到好的解答。

誰發明統一退放時間? 追朔這條不人性化的行規源頭,據說傳自 19 世紀末的歐洲,當時人力成本高,一群旅館業者因此想出統一退房時間,並且統一時間派人清掃的概念,這樣的商業模式傳到 20 世紀漸漸成為全球旅館業的規範。

所以即便是消基會出面向業者抗議,飯店第一反應總是「大家都是這樣做啊!」

飯店業者在怕什麼?  如果實施住滿 24 小時退房制,對業者而言是沈重的壓力。

住房率下降:原本中午前可以確保房客統一退房,也能掌控空房完成銷售,但 24 小時內隨時可退房時間不容易掌握,對於有效預訂飯店和提高住房率是個難題。 清掃成本提高:退房時間不固定,清潔人員工作時間變長,水、電、薪資等費用也相對增加,飯店可能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和資源維持整潔。

不過雖然有經營管理上的考量,世界各地仍有不少追求創新的飯店嘗試推出 24 小時退房服務,旅人的住宿模式不再只是匆匆過客一晚,也許只是想找個發呆的空間,盡情放鬆享受直到最後一刻。傾聽消費者個性化需求,一天的行程安排更彈性,就我看來也不完全是個風險生意,旅人覺得是種貼心因此忠誠,增加知名度外,飯店也無形中提升至更高的層級,何嘗也不是件好事?!

photo credit: Mathieu Thouvenin

我的100%超天然陽傘

在野外總是隨處可見的姑婆芋,成了我們夏日旅行的好夥伴! 大部分的時候,我還是喜歡叫它『青蛙葉』。

熱!熱!真的熱!尤其常愛跑到荒郊野外的我們.. 偶然一天就動起路邊青蛙葉的歪腦筋, 我貪心的喊著:『我要那隻最大的!』 另一半認命的摘了一株給我。 偶有經過的路人甲,會偷偷地拿起相機拍照,或者遠邊的一群人,對著我們指指點點。 這是時下最流行的洋傘.. 我總是邊拿、邊走、邊沾沾自喜著, 甚至搖身一變,還可以多用途當成野餐墊。

下次呢,我要換另外一把陽傘,目標是這個款式。 😀 嗯..這個尺寸搞不好還可以做成遮陽帽的說(腦筋開始翻轉) 嗯..拭目以待..

photo credit: Peter Dutton

[雲南] 清晨雲南人,你的日常、我的風景

我喜歡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,大於非得看故宮博物院、士林夜市不可。 比方來說這趟雲南行,這裡光是路邊的人事物就足以讓我回味久久,

一早的雲南人都做些什麼事呢? 起床了,按照慣例首先是梳洗打扮的時間。 洗臉刷牙外,趁機把髒髒的衣物洗淨。一字排開吊掛著也是門藝術。

Portaledge [n.名詞] 吊帳

▲想像清晨被陽光微微叫醒,眼睛一睜,你人懸在800多公尺的高空..

Portaledge“是個非常冷僻又陌生的單字,就連外國人也不見得清楚是什麼意思。這是專門為攀岩者所設計的空中帳篷,中文實在不知怎翻,我想就翻成『吊帳』好了..

上圖是美國西部知名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(Yosemite National Park)一角,山谷裡放眼望去都是幾近90度的花崗岩石峭壁,難怪這群好手這輩子一定要來Yosemite朝聖一次,爬累的人架起吊帳過夜,第二天再繼續接下來的攀爬行程。

▲各式繩索是高空的求生工具,密密麻麻、交錯複雜可見它的重要性。即使我人不在現場,腎上腺素不自覺的急速上升,真的好HIGH!

photo credit: Sandy RitchiePhil Box